蝶花荚蒾
Viburnum hanceanum Maxim.
Bull. Acad. Imp. Sci. Saint-Petersbourg 26: 487. 1880.
落叶灌木,高达2m。当年生小枝密被黄褐色星状绒毛,二年生小枝的毛较疏或近无毛,散生凸起的皮孔。叶为单叶,对生;叶柄长0.6-1.5cm,密被黄褐色星状绒毛;叶片纸质,卵圆形、近圆形或椭圆形,稀倒卵形,长3-7cm,宽2.5-5cm,但着生在短枝顶端一对叶叶片大小不相等,两面均疏被黄褐色星状绒毛,基部圆形、宽楔形或心形,边缘除基部全缘外,其余有整齐的疏锯齿,齿端具短的凸尖,先端圆形,具短尖头,侧脉每边5-7条。花序为伞形的多歧聚伞花序,顶生或生于侧生短枝上,直径5-7cm;花序梗长3-5.5cm,疏被黄褐色星状绒毛,花序梗以上的分枝渐变无毛;第一级分枝通常5条,花生于第二和第三级分枝上,分为不育花和能育花2种,不育花生于花序外围,大型,每一花序有2-5朵不育花;花梗长0.7-1.5cm,近无毛;花萼筒倒圆锥形,长1-1.5mm,萼齿长圆形,长约2mm,均无毛;花冠直径3-4cm,白色,不整齐4-5裂,裂片倒卵形,长1.5-2cm;可育花较小;花梗长约2mm,与花萼均无毛;萼筒倒圆锥形,长1-1.5mm,萼齿三角形,长0.7-0.8mm;花冠辐状,直径约3mm,黄白色,裂片卵形,长度约为花冠筒的一半;雄蕊与花冠筒近等长;花柱略高于萼齿,柱头3浅裂。核果卵球形,稍压扁,长5-6mm,宽约4mm,成熟时红色;果核扁,腹面有1条上宽下窄的沟,背面具1条稍隆起的脊。花期:4-5月。果期:6-11月。
产地:羊台山(深圳植物志采集队 013711)。生于山地疏林中或灌木丛中,海拔约130m。
分布:福建、江西、广东、香港、广西、湖南和贵州。
用途:可作为观赏植物。
知识共享: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《深圳植物志》第3卷 526页
2423
图 551 蝶花荚蒾 Viburnum hanceanum
2423
图 551 蝶花荚蒾 Viburnum hanceanum
1. 分枝的上段、叶及多歧聚伞花序;2. 果序。(李雷绘)
1. 分枝的上段、叶及多歧聚伞花序;2. 果序。(李雷绘)
版权所有 © 深圳市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 粤ICP备09129350号-9      
地址:深圳市罗湖区仙湖路160号 咨询电话:(0755)2573 8430 Email:fsz@iplant.cn